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什么是新高考模式?

2024-12-17 04:31:38 | 23高考网

今天23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什么是新高考模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新高考模式?

什么是新高考模式?

2021年,广东省新一轮普通高考“3+1+2”模式意思是指“3”就是3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1”就是从物理和历史这两门学科中选1门作为选考科目;“2”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这四门中选2门作为选考科目。

至于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高校要求,方可报考相关专业(类);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就是以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为单位设定首选科目要求、再选科目及再选科目要求。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再选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根据再选科目数量等等。

如果是报考艺术类专业(含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体育类等)的考生还需要参加专业术科胜统一考试。

“3+1+2”模式和传统文理分科,从目标导向、选择科目组合、考试内容上都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可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而传统的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组合。

12种组合,分别为:

1、语数外+历史+化生;2、语数外+历史+化地;3、语数外+历史+政化;4、语数外+历史+生地;5、语数外+历史+生政;6、语数外+历史+地政;7、语数外+物理+化生;8、语数外+物理+化地; 9、语数外+物理+政化;10、语数外+物理+生地;11、语数外+物理+生政;12、语数外+物理+地政。

“3+1+2”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不同。

广东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与意义:回顾高考40多年,考试招生一直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影响社会发展以及学生自身求学。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习负担过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党中央、国务院等领导和推动高考改革。改革主要通过优化学生选科方式、招生录取模式,扩大学生选择权,同时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打破以分数论评价学生的方式。广东省本身是作为第三批新高考试点进行实施。

广东新高考3+1+2计分方式

1、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卷面成绩:每科150分,共计450分;

2、物理或历史任意1科的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

3、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任意2科的等级分:每科100分,共计200分。

可见,广东省实施新高考之后,高考总成绩并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其计算方式不再是将各个科目的卷面成绩直接相加,而是调整为4科为卷面成绩,2科为等级分。

假设广东省某考生政治考了88分(原始分),该区间里所有考生的原始分介于85-100,那么她的原始分对应的赋分等级就是A。

根据上文中的等级分换算参数表,A等级的赋分区间为100-83分。按照等级分转换公式计算后,小梦的计入高考成绩的政治科目的等级分应约等于86.4分,四舍五入为87分。

广东新高考3+1+2如何赋分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分为100分。等级分计算以30分作为等级分的赋分起点,满分值为100分,1分1档,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每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的卷面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和2%。

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卷面成绩,依照等比例法则,分别换算到100~83、82~71、70~59、58~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每个考生的等级分。

等级赋分能够较好解决选择性考试科目之间分数不可比、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且等级赋分各等级的人数比例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广东省情况,还能够确保考生每门选考科目成绩排位顺序不变;四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新高考带来的变化,主要是高中生学习和投递志愿层面。

高中生如果按照以前选择文科,理科的做法,早早划定自己以后的方向,其实有点盲目,也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

而所有的考生都考一样的数学卷面,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了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

多年以前实行的3+X模式,靠高录取以文史类和理工类进行分类,高中也就出现了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

但3+1+2模式打破了传统高考不是文科就是理科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业状况和发展意愿进行各种选择,增加自己高考后可选择院校的多样性。

在录取层面,新高考按照院校专业组进行志愿投档。

所谓院校专业组,即一个高校,选择考试科目相同的若干个专业合成一个组,每个组内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一个学校可以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按照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投档录取。而学生选择的考试科目跟高校提出的院校专业组一致才能报名。

以前有些考生知道自己在高考中成绩决定自己去哪一所大学。但是如今新高考模式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式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

其中合格式考试成绩一考两用,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也作为春季高考招生的依据之一。合格式考试涵盖所有学习科目,语数英在每年一月,一年考一次;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6门科目安排在每年1月和6月,一年考两次。这样就提醒大家不要只在高考的时候努力,也让那些综合素质好的学生被看见。

临界考生: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高职院校春季高考招生的依据之一,本着专本招生分离的原则,大部分专科招生计划将在春季高考(1月)完成,因此处于专本临界或以下的考生,就一定要重视每年1月的语数外合格性考试了。

合格性考试:

语数英合格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可用高考成绩替代合格性考试,因此对于有把握考上本科的考生,也可选择不参加语数英的合格性考试,而直接参加最后的全国统一高考(慎重选择)。

考试范围:合格性考试范围为各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与现目前的学考类似,但考试题型与难度尚未明确。

有效时长: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长期有效,但作为高职录取的语数英成绩仅当年有效。

复读生:在新高考实施前已取得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D级及以上等级成绩的,可视为相应科目合格,因此,对于想要复读的考生而言,新高考制度影响也不会太大。

合格比例: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格(含0分)比例不超过2%,其他考试成绩均认定为合格。

选择性考试

参考对象:选择性考试仅限当年我省夏季高考的考生参加,在校非应届毕业生不可参加。

参考条件:参考必须合格性考生科目成绩合格后,才可参加对应科目的选择性考试,因此考生需重视对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而其余科目对考生影响相对较小。

有效时长: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当年有效,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的人员(如往届生)报名参加夏季高考,须按要求参加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

题型难度:合格性考试科目和选择性考试科目题型均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相比现有的“反三科”考试,考试难度或将有所提高。

合格考和选择考的考试时间安排

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合格考科目,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其中,语文、数学、英语3门合格考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1月开考;参加统一高考考生,可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考;非英语语种的外语科目 合格考成绩可使用高考时对应语种的科目考试成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合格考科目每年考2次,安排在1月和6月开考。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合格考科目由地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

选择考由省统—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选择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考试结束后进行。

扩展资料

选科可报比例

不同选科组合可选报专业的比例有所不同,其中传统的“纯文组合”可报考专业较少,大多数理工科专业都无法填报。

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往往对选科的要求会越高,如中山大学绝大部分专业对选科的要求中都提到了物理学科。

绝大多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化学和生物两科,因此,志在学医的考生,在选科时一定要慎重选择。

对政治、历史有选科要求的专业,大多为政法类、史学类专业,而对地理有单独要求的专业几乎没有。

普通高考

试卷:普通高考科目将只有语文、数学、外语三科,采用全国统一考试。

外语科目: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选考英语语种的,考试分听说考试和笔试两次进行,听说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开学后进行,考1次;笔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进行,考1次。

英语科目:总分为150分,笔试占总分值130分,听说考试占总分值20分,听说占比提高,备考时应更加重视英语听说的练习。

高考数学:不再分文理科,试卷难度较以往文科数学或会有所提高,因此对于数学成绩相对较薄弱的同学而言,数学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需要参加高考报名的人群

1、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夏季高考)考生;

2、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简称"3+证书"考试)考生(含报考高职院校的退役士兵、西藏新疆内职班应届毕业生);

3、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录取(简称依学考成绩录取)的考生;

4、高等学校单独组织考试(含免试)及单独录取的保送生、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水平运动队(单招)、职教师资、残障(单招)、消防救援(单招)等类型考生;

5、报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简称高职自主招生)及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转段(简称高职三二分段)的考生;

6、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录取并于2021年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简称五年一贯制)的学生。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

1.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时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要过少。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的一两个专业,当考生档案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总分或相关科目成绩偏低、不服从院校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受限等原因,面临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2、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如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几率,但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3、正确估分:分数出来前对一下答案,对自己有一个大概的估分,提前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预估分数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积搜索数据,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研读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学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广东省新高考3+1+2模式其他解析:

艺术体育文化课成绩、总成绩计算

艺术体育类文化课成绩: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或历史)+四选二。

艺术术科统考类考生总成绩(除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外):文化课成绩×40%+艺术术科统考成绩×2.5×60%。

广播电视编导类统考专业考生总成绩:文化课成绩×60%+广播电视编导术科统考成绩×2.5×40%。

体育术科类考生总成绩:文化课成绩×40%+体育术科统考成绩×2.5×60%。

不同类型考生考试科目

2021年各类型考生具体考试科目如下∶

1、普通类(物理)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四选二。

2、普通类(历史)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和四选二。

3、体育类考生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加考体育术科。

4、艺术类考生(含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艺术校考类专业)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加考艺术术科。

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合格考结束后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

高考外语科目可以选考的语种有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其中选考英语的考生需考英语听说考试,高考时不考听力。

外语选考英语语种总分和听说分数计算

英语科目总成绩:笔试成绩×13÷12+英语听说考试成绩(四舍五入取整)。

统一高考各科目考试时间

1、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

2、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学,每科考试时长 75分钟;

3、6月9日上午化学与地理两门科目之间、下午思想政治与生物学两门科目之间间隔75分钟。

等级赋分的优点是:

一是能够较好解决选择性考试科目之间分数不可比、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

二是各等级的人数比例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广东省情况;

三是能够确保考生每门选考科目成绩排位顺序不变;四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参加当年高考并被高校录取了,如不去报到入学是否对下一年复读报考有影响

根据省内现行政策,录取不报到,暂不影响下年复读报考。但个别军检院校等在招生中有年龄限制,具体以当年招生工作文件为准。

高考考号怎么编制

广东省高考考生号采用10位编制,其中第一、二位为地市码;第三、四位为县区码;第五位为考生属性码,"1"代表普通类(物理),"2"代表普通类(历史),"3"代表体育类,"4"代表艺术类, "6"代表单考单招类,"8"代表"退役士兵"类,"9"代表"3+证书"类;第六至十位为流水号,其中第六位为"9"的是随迁子女考生。单考单招类考生如需参加统考或兼报其他科类考试,应使用相应属性的考生号报名。

考生预报名成功后发现拿错考号(考生属性选错),应如何修改

联系报名点删除派号信息,重新拿号,再重新预报名。

往届生是否可参加高考,如何报名

往届生可以参加高考。往届生应根据报名文件要求,持报名材料到市县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考手续。经初核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由报名点派发考生号。

考生在哪里报名参加高考

(一)应届毕业生

1、广东省户籍考生原则上在学籍所在地(市)报考,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市)报考,不得在其他地市借考。

2、随迁子女考生原则上在学籍所在地(市)报考,也可以在父母居住证所在地(市)报考,不得在其他地市借考。

(二) 往届毕业生

1、广东省户籍考生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地(市)报考,能否在原高中(含中职、技校)毕业学校所在地(市)报考,按各地市相关规定执行,不得在其他地市借考。

2、随迁子女考生原则上在原高中(含中职、技校)毕业学校所在地(市)报考,能否在父母居住证所在地(市)报考,按各地市相关规定执行,不得在其他地市借考。

(三)同等学力人员

统一在户籍所在地(市)报考,不得在其他地市借考。

高考报名系统是否可更换照片

一般情况下,考生信息一经确认不可更改。如照片出现模糊、照片与本人不相符等特殊情况,考生可向报名点或所在地市招生办提出申请。

修改报名表中的信息如何操作

考生信息一经确认,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如确有关键信息(如户籍)有变更需更改报名信息的,请向报名点或者所在地市招生办提出修改申请。考试与录取管理、入学电子注册、毕业证书颁发都以考生签名确认的报名信息为依据。考生对所填报考信息的准确性负责。因考生本人录入的信息错误而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高考补报名工作安排

广东省高考补报名一般安排在高考当年的2-3月份进行,具体以当年文件及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告为准。

手机卡旧卡遗失、停用怎么办

如出现手机卡旧卡丢失、停用等情况,需要解绑手机号码请联系报名点或所在地市招生办。

什么是新高考模式?

现在大学生选择什么专业比较好

1、家里没有一个小目标,生化环材别去碰

生物,环境,化学,材料知乎四大劝退专业。就业差,工资低,需求少,还辛苦。别说什么一般985,清北复交的四大劝退专业我认识多少。我高中好友世界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北大生科,现在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搬砖呢。同年龄同层次的同学学的计算机,金融专业就业谷歌阿里,大摩高盛中金了。

2、如果不是受虐狂,地海农也不要学

地质专业,海洋专业,农学专业。被誉为三大最“接地气”专业。地质专业要荒郊野岭到处跑,海洋专业每年10个月可能在大海上,农学专业下地是必须的。同济大学海洋专业强不强,院士出了多少位了,你看出来就业的学生有几个愿意去海洋飘的。

3、穷搞IT,富金融

都说互联网、华为辛苦?在一线打拼的年轻人有几个不是经常加班到12点的。几乎所有985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第一就业单位华为知道吗?华为人均薪酬72万,做传统专业,你当总经理都不一定拿到这个钱信不信?

别说清北复交的专业,就是同济、北航的金融专业都比绝大多数强势工科专业分数要高。活少,钱多,高大上,学机械的哭晕在车间知不知道。

4、医学法学最稳定,不差钱你就选他

一线的医学确实不要学,二三线医生依然好工作。药厂、仪器厂经常组织全国学术游不知道吗!当个三甲医院科室主任绝对可以和局长、区长谈笑风生,谁没有个意外要看个病呢。

法学也是ok的,经济法,商法都不错,考个公务员,公检法好单位不知道吗?没个211水平,出去打工,一线以下城市真的不如公务员。

5、能去一线去一线,能来长三角、珠三角就别去老少边穷 23高考网

某西北地区大学好不好?正经985,现在绝大多数省份的录取分数线没有上海大学,上海理工高,甚至可能不如去个深圳大学。

高科技、金融,各种研发机构都在北上广深,实习都比你方便多了。还有就是各种校友资源,老师在当地的人脉,找工作方便多了。

最后献给大家一篇我的旧文:普通家庭孩子的好工作

01 一份工作,绝不是养家糊口这么简单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理想工作?

有人会机智的回答,我的理想是不工作。

事实上,这个理想并不难实现。只要你的资产性被动收入足够你生活,或者有人养你,那确实不需要工作,这个理想也就实现了。

上学的时候,去广州玩,住的一家民宿,老板就经营着民宿,外加一些股票、基金的投资就过着还不错的小日子,几乎相当于不工作。依靠被动收入过上小日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很多家庭主妇,远离职场,也没有工作,确实也是一种选择。

一份工作,绝不是养家糊口这么简单,虽然很多中年人经常会语重心长的这样告诉年轻人“工作,不就是混口饭吃嘛”,你要知道,你还年轻,还有机会,一定要再闯一闯。

02 谨慎的选择行业

有句古话说的好,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

当然你要知道,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即使是去罗马,也还是乘飞机要快一点。

行行出状元,有排名就一定有第一嘛,但这个社会给予各个行业的回报可完全是不一样的,要不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也不用呼吁精英们别转行了,后来可好,他跑杭州西湖大学当校长去了。

一个人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基本上已经给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圈。你学的专业知识,你接触的人脉,你拥有的资源,就都在这个圈子里了。未来很难跳出,即使跳出了也一样要付出很大代价。真的很难想到,高考填的那个志愿至少决定了你未来十年的命运,写给二三线城市的高中生还有家长们。

普通家庭孩子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由于父母没有受过大学教育,或者没有从事过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岗位,身边也没有各领域的朋友人脉,很难想到专业会对自己未来的工作选择意味着什么。而在高中阶段,学校、家庭完全以高考分数为导向,没有机会挖掘自己的兴趣,所以高考志愿专业都是随便选的。

工作后,技术型岗位和一些热门专业,在找工作的时候是非常看重专业出身的。而那些没有门槛的,比如销售、行政、人事薪酬普遍缺乏成长性,且是公司里面中下的收入。

技术岗位是很看重专业的,比如程序员,我表弟就读于浙大计算机专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容易拿到互联网公司的offer,但是同样他在浙大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成绩比他好,都还很难拿到互联网公司的offer。

如果你是硕士毕业,你在专业领域已经学习6年多,即使是本科,也有4年。在大学集中学习这么长时间,很难在工作后弥补,因为工作后,维持生活就占用了太多时间。并且很多技术岗位的难度过大,没有专业学习,根本无从下手。

热门专业很看重专业的原因是,本行业已经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困境,留给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职位就更少了。金融专业历来就非常的热门,本身专业难度不大,很多人去国外读个硕士就可以转到金融专业了,求职的人非常多。对于普通家庭孩子,你不是这个专业,还想进这个领域就难上加难了。

很多人说金融行业不看专业是一个误区,尤其是对普通家庭孩子来说是种误导。因为这个行业看重的往往是普通家庭、普通人所没有的。

金融行业技术门槛很低,但赚的又多,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挤破了头要进去,于是这个行业成为了资源导向性行业。大概的公式是这样的:背景>综合素质>颜值>学校>专业,背景、综合素质、颜值都是为了拿到资源。

二、三线城市的四大行,入职管培生超过50%都是关系户,当然,这些人,本身的简历都很强。银行的领导,政府的实权局长、区长,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这些社会中上层都会安排亲属子弟进入。50%这个比例真没有高估。很多普通家庭孩子不愿意进金融行业也是这个原因,实在是拼爹不过呀。

对于一线,北上广深,金融盘子更大,对于普通家庭孩子还是有很多赚钱机会的。但年轻的时候,大家也戏称自己是金融民工,只有摸爬滚打自己积累很多年后,才能左右逢源。没办法,金融行业就是资源导向。本身一线土著很多强人,加上很多地级市领导家的公子小姐,留给外人的机会并不多。

前几天和几位高中同学吃饭,好几位在内资投行,随便聊聊,连带个小团队的Leader家庭都绝对不普通,更何况银行、基金这种体制性企业了。

对于一线,金融行业依然是最好的行业之一,盘子大,有很多机会。对于二线及以下也很是体面,但普通家庭孩子尽量不要想得太高太远。

03 在工作中成长为精英

在你已经选好行业之后,接下来就是选工作了。

工作是兴趣、能力和回报三者的平衡。不过,工作又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社会的现实就是,如果你不是毕业于211、985或者一些当地知名学校,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都很难。

高中的时候,我有一位朋友就问我,为什么这么拼命的高考呢?多读读课外书,参加户外活动,去欧美转转,长长见识,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不是更好吗?我当时就吓傻了。后来才发现,他父母都是当地知名建筑师,高二就开始准备出国,去美国学的会计,后来就留在了美国,最近还跳槽到华尔街的投行。

这也是普通家庭与精英家庭的差别,普通家庭的孩子,高考,对你真的很重要。否则,毕业就月薪过万,对于你就会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对于普通家庭、普通学校的同学们,更要在工作中多学习,多成长,因为我们必须用实际的成绩来证明自己。

说到薪酬,2017年,北京、上海的薪酬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仅有20%的人税前月薪超过1万元。这还是全年龄段的统计。对于刚工作月薪就超过1万元,应该不会超过5%,排除那些211、985的,其他学校,你想拿到起薪超过1万元的工资,应该是小于1%的概率,并且薪酬受你所在行业的平均薪酬影响很大。

兴趣与擅长也是很重要的。毕竟每天工作8小时,有人还加班,如果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单纯为了钱而限制自己,真的不会太好过。

寻找兴趣与擅长最好的时机是你大学去实习,工作后,结婚前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这之后,转换行业的可能性极小,跳槽也一般要在行业内跳,并尽量在不断增加自己价值的前提下,往高跳。

除此以外,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也是要考虑的因素,当然小企业的话,一定要看好老板的人品。

我的一位师姐,现就职于国内某顶尖研究机构。她本科毕业工作几年后回学校读的研究生,期间还出国交流,回到职场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几年后当上了部门leader,又出国读了个博士,并且生了二胎。每年坚持在业内核心刊物发表至少一篇论文。有一次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拼,她说,就是想给孩子打个榜样。

人生暴富的机会不常有,创业逆袭也是概率极小的事情。绝大多数的人,是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历练,成为了业内精英,也让自己的家庭受益。今天看到这里,觉得自己是普通家庭,其实并不是因为你自己的原因。但你的下一代,是否依然还是出身于普通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你今天的奋斗。

优秀的人分析世界,分析自己,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提升自己以驾驭世界。普通的人不分析世界,不分析自己,固守自己并总是希望世界为之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馅饼。

我没有办法直接告诉你哪个行业好,也无法预料到一个公司的兴衰。虽然你可能是普通家庭出身,但我希望你成为一位优秀的人,他们会自己驾驭这个世界。

高考毕业生,该如何选到满意的专业?哪些专业前景好?

23高考网(https://www.023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毕业生,该如何选到满意的专业?哪些专业前景好?的相关内容。

这还得看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志向以及你为了达成目标愿意付出多少。

如果是吃不了苦,那就选些相对轻松,压力不是很大的专业啊。但是相对的我想大家也清楚,毕业后你的相关专业工作的薪水也将低一点,毕竟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轻松又想薪水高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吃得了苦并有远大志向,那就报一些从未来看也很吃香的一些专业,当然这个东西我也给不了具体的专业推荐。

其次还要看成绩,和你的想法,就是更想报好的专业还要更想报好的大学。当然我听老师说的是理科好专业,文科好大学。

还有是想报省内的大学还是省外等等

这些东西你都要提前想好,在做决定。

至于哪些专业前景好,我觉得这都是不一定的,毕竟你还要在校至少都4年书如果考研或者是医学专业那更久。而这么长时间谁也说不准未来会发生什么,更别提现在就预测哪个专业前景好。 但我认为“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嘛!只要努力,选啥专业最后都将闯出一翻事业来了!加油!

以上就是23高考网整理的什么是新高考模式?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23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23高考网:www.023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什么是新高考模式?”相关推荐
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 什么是3+1+2模式
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 什么是3+1+2模式

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什么是3+1+2模式什么是“3+1+2”模式?新高考“3+1+2”模式,其中“3”是语数外,“1”是物理和历史二选一,“2”是化学、政治、生物、地理四选二。因此,“物、史、化、生、政、地”六科都属于选考科目。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影响等级赋分原则“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

2024-09-26 13:25:47
广东新高考3+1+2模式是什么
广东新高考3+1+2模式是什么

广东高考志愿填表中的专业填写事实上,如果你对自己的分数有足够的自信,那么只填一个专业就行了,如果你的分数并不是很够,而你又很想去那所学校的话,那么就要服从专业。可是服从专业之后去的一般都是没人选的专业。专业之间也是有不同的录取分数的,它是由第一---第二----第三的顺序来录取,所以,一般来说都是第一个是理想的(当然要量力而行),而后面的就可以随便点,不过要合自己心水的专业啊~~~

2024-11-30 10:45:25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有什么优势?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优势有哪些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有什么优势?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优势有哪些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有什么优势?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优势有哪些1、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有什么优势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高考也为了让更多寒门学子能够翻身,一直在不断改进,使其变得更公平,新的高考模式已经在多个省份开始实施了。2、新高考不是传统的文理分科以前高中是直接分为文科理科的,考试

2024-09-21 19:00:54
高考“3+1+2”的模式是什么?
高考“3+1+2”的模式是什么?

高考“3+1+2”的模式是什么?2021年,广东省新一轮普通高考“3+1+2”模式意思是指“3”就是3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1”就是从物理和历史这两门学科中选1门作为选考科目;“2”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这四门中选2门作为选考科目。至于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高校要求,方可报考相关专业(类);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就是以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为单位设定首选科目要求、再选科

2024-06-30 13:55:51
14个省份新高考录取变化 志愿填报模式是什么
14个省份新高考录取变化 志愿填报模式是什么

14个省份新高考录取变化志愿填报模式是什么实施新高考的14个省份中,山东、浙江等5省份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进行志愿填报。北京、天津、上海、等9省份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进行志愿填报。新高考省份录取有变化在目前实施新高考的14个省份中,山东、浙江、河北、辽宁、重庆等5省份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进行志愿填报,考生可优先从专业的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北京、天津

2024-08-17 01:53:00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科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科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科在选科之前先想好自己想报考什么专业,了解该专业在你高考所在地区的报考要求,再进行选科。新高考模式下怎么选科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2.选科与未来选专业选科前必然要考

2024-09-15 06:17:40
山西高考二本C类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是什么?
山西高考二本C类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是什么?

2021山西高考二本C类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是什么?根据2021年山西高考的相关规定,山西省二本批次C类的体育类、艺术类专业试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第二批本科C类的体育类、艺术类(美术类)专业试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1、第二批本科C类的体育类专业试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考生文化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达到划定的体育类专业第二批本科C类最低控制线,按照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平行志愿模式投档,高校按照招生章

2024-11-11 06:41:08
重庆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是怎样的?(重庆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重庆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是怎样的?(重庆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2021年重庆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是怎样的?今年重庆普通高校招生主要有2种志愿模式,一是专业(类)平行志愿(以下简称专业平行志愿),二是院校顺序志愿。今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对两种志愿模式有何区别进行了详细解读。专业平行志愿以“1个专业(类)+1个学校”为1个志愿。院校顺序志愿以“1个学校+6个专业(类)”为1个志愿,并设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专业平行志愿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

2024-07-29 02:10:29